张凤宝委员——
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可或缺的力量。”天津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天津市委会主委张凤宝委员说。
张凤宝委员建议,完善政府服务体系,加强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小巨人”企业的产业规模、成长性、竞争力存在差异,应优中选优,对企业进行关键性或重要性评级,评级较高的企业,应匹配更深层次的支持政策,助力企业成长,保障产业链安全和技术可持续发展。要针对企业成长和经营过程中的共性问题,研究出台适用政策,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武少民整理)
袁国华代表——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我们要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代表说。
袁国华代表认为,要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结合集团园区的基础优势,继续推进大飞机等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氢能、新材料等前沿新兴产业发展,做优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打造新能源汽车等若干个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要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为发展想办法、为企业助把力,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本报记者常钦、巨云鹏整理)
蔡战胜代表——
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福建省泉州市市长蔡战胜代表说,作为“晋江经验”的发源地,近年来,泉州市主动作为、靠前服务,采取实实在在的举措亲企护企,不断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我们要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蔡战胜代表认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引导民营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刘晓宇整理)
马奎代表——
支持县域工业数字化转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要积极支持县域工业数字化转型,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总经理马奎代表说,四川省2024年全面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重点从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工程、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提升数字化服务商能力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
马奎代表建议,要聚焦县域工业经济,加强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升级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实现政策链、资金链、创新链、供应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要推动县域领军企业积极承担省市重大科技项目,持续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的立项和实施,促进技术突破。
(本报记者王明峰、王永战整理)
王志伟代表——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到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再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最大增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志伟代表说。
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王志伟代表建议,加强重大科技项目选题选项,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要聚焦关键领域、重点业务、“卡脖子”问题,围绕“源网荷储智数”技术布局、新能源主动支撑、大电网安全运行等关键领域,新型储能、类脑智能等前沿技术,全力开展原创性科技攻关。要完善创新容错和激励机制,为敢创新、善创新的人才解决后顾之忧,鼓励开展发明创造,让千里马竞相奔腾,让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本报记者侯琳良整理)
罗卫东委员——
助力企业降成本减负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多为发展想办法、为企业助把力。“各地区各部门已出台多项措施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持续为中小企业降本减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罗卫东委员说,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是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罗卫东委员建议,更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应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加强产需对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衔接联动;加大保供稳价力度,强化大宗商品价格监测,出台中小微企业特定支持性政策;综合施策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明确收费标准、优化运价机制,深入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多式联运;引导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实体行业让利,同时,加大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力度,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本报记者杨阳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9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