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与一群人的共荣共生,未来与现实的梦幻交织,理想和实干的激情碰撞。
这里,是雄安。他们,在雄安。
今天的雄安街头随处可见年轻的身影。以身入局,他们将干事创业的时代符号烙印在脚下的土地,浇筑进城市的脉络与灵魂。
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一周年之际,我们踏上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聆听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才的拳拳心声,感受从蓝图到实景的人间奇迹,领略“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城市魅力。
故事,正拉开序幕。
起步区东西轴线上,忙碌的身影伴随桩机起落、机器轰鸣;容东、容西、雄东片区,匆忙的脚步换来万家灯火、笑语盈盈;白洋淀畔,奋斗的双手托举起乡村生机勃勃、万象更新……
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拔节生长的“未来之城”,每一寸土地都写满他们的争分夺秒、实干创新。
他们,是奋斗在这里的2300余个党组织和6.5万名党员。他们,是引领未来的红色力量。
高质量建设疏解“排头兵”
张吉烁是最早来雄安的一批人。
在雄安新区启动区,从四周一片荒芜,到地标性建筑次第崛起,这位中国中化总部大厦项目总经理助理亲身感受着雄安效率。眼下,这座150米高的大厦主体结构已经封顶,具有白洋淀特色的“金芦苇”初现雏形。“每7天就长高一层,封顶时间比计划节点提前1个月,这样的速度不可想象。”
不可想象的速度离不开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合力攻坚。项目启动后第一时间成立党支部,组建“金芦苇党员先锋队”,张吉烁成了支部组织委员兼宣传委员。一连几个春节,他和同事们坚守岗位,疫情期间,连续50多天大家吃住在工地,确保项目没有一天停工。
启动区政企联合临时党委的成立,更是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强大组织保障。重点项目、参建企业都在其中,能够随时统筹资源,协调解决难题。
张吉烁记得,项目推进中面临土地出让问题,涉及燃气管线、通讯电缆、周边建筑物拆迁等,头绪复杂,“按惯例,单这一项工作就得花费很长时间。”而在联合党委的组织下,十几家相关单位共同研究方案,10天内就顺利解决。
新区建设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一个个联合党委、196个项目党支部,如同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在新区200多个建设工地上。
车辆穿梭,吊臂往来,焊接声、锤打声此起彼伏……雄忻高铁小里站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水电工宋庆刚见证着这里“一天一个样”。
来项目的第一天起,常年在外打工的他就有“家”的感觉。这里不光管理规范,还贴心暖心,配备了食堂、超市、阅读室、医疗室,经常举办义诊体检、文体活动。更让他欣喜的是,填写资料时,有政治面貌一栏,宋庆刚郑重写下“党员”两个字。第一时间,他被编入项目党支部劳务班组党小组,并被推选为党小组组长。
新区建设一线,宋庆刚这样的流动党员有400多名。严密的组织体系、严格的教育管理、贴心的服务保障,引导着他们在岗位上建功立业。
去年夏天,受特大暴雨影响,这座全地下交通枢纽项目基坑出现积水,宋庆刚迅速召集班组人员排水。基坑泥泞,每走一步都会下陷,他和工友们索性脱掉雨靴,赤着脚进去安置排水泵。忙到半夜,险情排除,每个人浑身是泥,被大雨淋了个透。
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疏解一线也紧锣密鼓。
每周一一大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医师刘清海都会准时坐上开往雄安宣武医院的大巴,开启两地办公生活。
雄安宣武医院是新区首家高水平综合医院,今年4月1日,医院手术中心正式启用,在此之前,要选派一批人员负责相关科室筹备。刘清海参加过第二十八批援几内亚医疗队,这次,他也二话不说应了下来,“我是党员,还是支部书记,克服困难也得上。”
手术间的无菌标准是否达标,各类手术器械、腔镜、耗材的准备,麻醉药品的管理等,这些都要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一开始刘清海每天往返,早上5∶30就起床赶班车,晚上再回北京,一周下来,睡眠严重不足。从第二周起,他索性住进为支援疏解人员安排的公寓,大半时间留在雄安,专心负责科室筹备,完全顾不上即将中考的孩子。
如今,雄安宣武医院已全面开诊,患者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刘清海依然奔忙在一线。“未来5年、10年,回首医院起步的时候,我就在这里,作为一块基石,参与、见证它一点点成长起来,也挺荣幸的。”
社区精细化治理“绣花人”
临近午饭,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居民三五成群来到社区食堂,用餐方便、饭菜可口,60岁以上老人还有折扣,脸上笑容洋溢。这一幕,让“90后”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伟肖倍感欣慰。
回迁群众从村民变市民,享受到“15分钟生活圈”的便利,变化,只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当初,她从入户走访开始,带着5名社区干部逐一敲开了居民家门。“那时候还没有用上数字化手段,一到晚上我们就去小区里数灯,哪家灯亮了,第二天就去哪家。”
平时精准走访,定期地毯式“扫楼”,南文营社区逐渐积累了厚厚一沓“民情台账”,社区服务也更加精准。针对老人吃饭问题,社区党总支探索出“市场化+公益”模式运营的社区食堂;居民有低价理发、维修小家电需求,社区发动有手艺的能人入驻邻里驿站;建立党建联建“一呼联应”工作机制,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实地考察给了王伟肖更大的信心,“聚光灯下,我们要做得更好,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
建设好雄安新区,重要的是衔接好安居和乐业,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一个个社区党组织以“绣花功夫”答好新建片区基层治理新课题,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样貌日渐清晰。
2022年7月,雄安青年张蒙通过招考来到容西片区西泉社区,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带着满满的干劲,在这里发光发热。“雄安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社区工作就是要传递温暖。”
西泉社区儿童多,但儿童公共活动空间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不高。社区党支部提出,以儿童为支点,小手拉大手,带动一个个家庭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说干就干,张蒙和同事协调资源,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辟“儿童之家”,利用小区架空层建设儿童乐园,与辖区幼儿园、银行、建设单位等党建联建,开设公益课程,组建儿童志愿服务队、儿童观察团,吸引孩子们参加。
社区有一位居民,刚回迁时生活压力大,总是愁眉不展。了解到她家有三个孩子,张蒙和同事们主动向她推荐儿童公益课程,孩子们先后参加了免费的绘画课、口才课。在社区帮助下,这位居民渐渐打开心门,脸上的笑容都多了起来,张蒙心里也暖暖的。
一座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也凝聚着更多人民的力量。
“何大爷,又出来巡逻了!”容东片区龚庄社区,回迁党员何套来的新生活格外充实。安全巡逻、捡拾垃圾、志愿服务、矛盾调解,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
龚庄社区组建由回迁党员、楼门长和物业管家组成的“三人小组”,协助开展社区治理。何套来热心有威望,被选为楼门长,成为“三人小组”的一员,在社区里更活跃了。
小区架空层有老人堆积杂物,“三人小组”上门做工作,还帮老人卖到回收站,老人开心,楼道的消防隐患也消除了。有楼上楼下两户居民,因为孩子跑动噪音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何套来来回劝说,两家冰释前嫌。
年轻时上过战场,如今赶上新区建设,何套来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设立雄安新区是国家大事,我们小家就得服务大家。我虽然老了,也要尽我所能,为新区多做贡献。”
乡村振兴“实干家”
城市与乡村共生共荣,“未来之城”的蓝图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不可缺少的一块。这里,也不乏实干奋斗的故事。
在雄县龙湾镇,最让胡各庄人津津乐道的,是村党支部书记温波的“医村”故事。温波之前是乡镇卫生院院长,新区设立后,开展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等专项行动,长期脏乱不堪、上访不断的胡各庄,迎来新的带头人。
“胡各庄的‘病’,根源是正气不足。”一番走访摸排,温波找准“病因”,开始“对症下药”。先从支部和党员入手,通过组织党员外出学习,筹集资金翻修党群服务中心,发动党员主动化解矛盾,让党员活动有阵地、干事有平台。趁热打铁,他又召开全体村民大会,成立党员先锋队、志愿者服务队,制定村民公约,实行积分制管理……
人心渐渐凝聚,改变由此发生。村干道两侧被沿途各户或堆满杂物,或搭建厕所,党员带头做工作,十几天内,近两公里的道路被清理得一干二净。村民响应“无废乡村”建设,开始“提篮购物”,还把长期荒废的垃圾坑打造成了景色宜人的天鹅湖公园。
一名好带头人、一个强有力的村班子,就能聚起一方人心,带活一片土地。通过换届选举、培训提能,一只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级“领头雁”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展翅领航。
14个标准智能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棚内满目滴翠。指着一行行茂盛的甜瓜藤,安新县端村镇东垒头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军喜不自胜,“这段时间每天晚上清一个棚,光这一季种甜瓜的纯利润就有七八万元。”
一次新区组织的村党组织书记外出培训,改变了东垒头村的“空壳”命运。在山东寿光,看到家家户户发展大棚蔬菜,收入可观,刘振军坐不住了,“咱不能守着大片土地过穷日子!”
正好,新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培育现代农业、数字农业等新业态,并以党建联建为抓手,积极对接山东潍坊,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形成了跨区域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借着东风,刘振军主动和寿光崔岭西村党支部书记对接联系,争取上级支持解决土地问题,又发动村班子和党员带头,筹集资金建设大棚,一座现代农业智慧产业园在东垒头村拔地而起。仅一年,村里的蔬菜产业就节节攀升,刘振军胸有成竹,“预计这两年贷款还清后,村集体每年收入不会低于30万元。”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这座“未来之城”坚定不移的方向。机遇与挑战并存,广袤乡村如何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弃“白”从“绿”,黄湾村党员群众用实干作出回答。
曾经的黄湾,是雄县有名的“塑料村”,村里大大小小的塑料厂有80多家。新区设立后,一大批“散乱污”企业面临关停搬迁,塑料厂就在其中。从自家的厂子开始,村党支部书记刘秋乱第一个站出来响应。
厂子没了,靠什么发展?黄湾毗邻白洋淀,刘秋乱和大家一合计,“走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他带领村民美化环境,在原有废弃坑塘上建起雄山公园,开办雄山夜市。游客多了,他又发展特色民宿,收回村民闲置的老宅,村集体统一改造运营。抓住农业现代产业园建设契机,打造集无土栽培和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如今,黄湾村拥有13家集体企业,每年村级经营性收入达2000万元。
当初那么挣钱的厂子关了,可惜吗?“新区的未来就是所有人的未来,只要大伙儿齐心协力,未来好着呢!”刘秋乱朗声回答。(本报记者 吴叶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