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在全党开展一次集中性纪律教育。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需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丰富营养。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坚强保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的论断,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突出了纪律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纪律建设,党的纪律建设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实现了重大突破,为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发挥了重要纪律保障作用。
一百多年来,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的利器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前提是强化纪律意识,充分认识纪律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概括起来说,党的纪律建设,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是全面从严治党中标本兼治的利器。
党的纪律建设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纪律严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对其成员也有一定的纪律要求,但是这种要求相对松散。无产阶级政党要坚强有力,要担负起解放全人类的历史重任,对其党员就必须有严格的纪律要求,否则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可言。1859年,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指出:“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纪律严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民主集中的组织原则决定的。没有这一条,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了。中国共产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加强纪律性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夺取胜利。在改革开放后,抓党风党纪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纪律严明已经成为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同时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形势日益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靠什么来保持党的团结统一、进而带领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奋斗?最根本的还是两条: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没有严明的纪律,各行其是,就形不成全党的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我们党本身就会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更不可能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党的纪律建设对党内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具有遏制和震慑作用。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治”,就要突出问题导向,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除了要加强思想教育外,还要强化纪律约束。思想教育侧重自律,纪律建设侧重他律。强化纪律约束和警示惩戒,通过他律促进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举措不断落实。没有严明纪律这一条,全面从严治党千条举措万条举措都会落空。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八项规定成为党内的一条重要纪律;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坚决杜绝“七个有之”,以铁的纪律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等。党的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涵盖党内生活的各个方面,明确了党组织和党员在各个方面的行为规则,同时党的纪律必须得到刚性执行。党的纪律这种覆盖的广泛性和执行的强制性,决定了其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具有遏制和震慑作用,是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有效武器。
党的纪律建设对党内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具有预警和防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从党的纪律的性质内容看,党纪严于国法,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因此,抓党的纪律建设,做到纪律严明,党员干部就不会滑向违法犯罪深渊,就会避免从“好干部”一下子变为“阶下囚”的情况。从党的纪律的执行实施看,一方面强调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另一方面强调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加强纪律建设。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成为极少数,这样就正确把握了“树木”与“森林”关系,实现了惩治极少数、教育大多数,防止小毛病演变为大问题。党的纪律建设的这种预警和防范作用,使得它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将党的“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明确列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明确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统领地位和作用,纪律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治本之策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深化和拓展。
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着力提高纪律建设的政治性
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首先从政治上看,着力提高纪律建设的政治性。这不仅是提高党的政治建设水平的内在要求和坚强保证,也是保证党的纪律建设方向和效果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要求。
提高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性,要求在纪律建设中突出政治纪律这个首要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从重要性上看,政治纪律规范的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和政治行为,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如果政治纪律立不起来、严不起来或执行不到位,势必导致其他纪律全面失守,党就会陷入软弱涣散的境地。从危害性上看,党员干部违反政治纪律对党的损害最大,它使党离心离德,实际上是从政治上瓦解了党。从具体内容上看,政治纪律涉及政治路线、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是党和国家极端重要的工作,关系党和国家政治安全和工作大局。从六项纪律的相互关系看,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如果政治纪律把握不住,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出了问题,其他方面的纪律也很快就会被突破。反过来说,不管违反哪方面纪律,任其发展,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破坏党的政治纪律。
政治纪律之所以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从根本上说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首要和根本地位,决定了我们必须将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摆在党的纪律建设的首要位置。
提高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增强“四个意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将“两个维护”作为纪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将政治性要求贯彻到纪律建设的诸方面、各环节、全过程,贯彻到监督执纪问责的日常工作中去。要在党内监督中贯彻政治性要求,着眼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坚守政治巡视职能定位,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政治巡视,把“两个维护”作为巡视工作的根本政治任务。要在执行纪律中贯彻政治性要求,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纪法协同,突出执行纪律的政治性、严肃性;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突出政治纪律的首要和根本地位,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要在党内问责中贯彻政治性要求,着力追究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高纪律建设的时代性针对性
加强纪律建设的原则精神必须永远坚持,同时党的纪律建设也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党员队伍构成的变化、党内存在突出问题的变化而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时代性针对性。
随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党的组织发展很快,党员数量急剧增长,然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革命遇到困难和挫折,一些人因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而变节投敌。在这种情况下,党的五大突出强调党内纪律问题,指出:“严格党的纪律是全体党员及全体党部最初的最重要的义务”“党内纪律非常重要”“宜重视政治纪律,不应将党的纪律在日常生活中机械的应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针对不能争取群众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发展的形势,毛泽东同志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此后,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强调“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要求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增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自觉性,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突出抓整顿党风、维护党纪,这些都是针对当时党内纪律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四大考验”长期而复杂,“四种危险”尖锐而严峻,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依然存在,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纪律建设方面存在意识淡薄、思想松懈、执行软弱、责任虚化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无论是因为“法盲”导致违纪违法,还是故意违规违法,都要受到追究,否则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他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没有铁的纪律,就没有党的团结统一,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就会大大削弱,就难以有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狠抓纪律的严格执行、体现从严从紧要求,强调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坚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探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等,从根本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
事实证明,针对形势任务变化,突出问题导向、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切实提高党的纪律建设的时代性针对性。面向未来,加强纪律建设,既要全面推进,也要坚持问题导向,哪方面的纪律存在突出问题,就着重抓哪方面的纪律;纪律制定、执行中哪个环节存在突出问题,就重点解决哪个环节的问题。要在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发力,在改革创新中实现与时俱进,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跃升,不断提高纪律建设的时代性针对性,更好发挥纪律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要作用。
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统筹推进纪律监督与其他监督
党的纪律建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党的建设这项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从党的建设的全局和整体看待、谋划党的纪律建设,是百余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推进党的纪律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丰富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任务。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子要素、子系统、子工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要求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
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同时,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推动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纪律更加严明,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新征程上,要抓住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这个根本,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的强大力量。要坚持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要统筹推进纪律监督和其他各方面监督。党的纪律明确党员在各方面的行为准则,纪律建设本质上是党内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与其他监督形式相互贯通,发挥整体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推进党的纪律建设、纪律监督全面开创新的发展局面,而且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发挥巡视监督利剑作用、不断完善巡视巡察战略格局,深入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监察监督全覆盖。经过不懈努力,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牢,逐步形成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全覆盖、相衔接的权力监督格局,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回答了“窑洞之问”,破解了自我监督这一世界性难题和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新征程上,要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切实把监督作为治理的内在要素,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促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常态化制度化,统筹推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推动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提高管党治党能力水平、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必须坚持思想建党、纪律强党、制度治党同向发力
思想建党、纪律强党和制度治党既自成一脉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人解决自我革命、自我监督的世界性难题的“看家本领”。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921年7月,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等四条纲领。这表明,党从成立伊始,就将马克思主义奉为自己的“真经”,将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但是,光有主义和纲领还不够。主义和纲领只是明确了方向,告诉大家朝哪个方向走。究竟如何走呢?是松松散散地各自走各自的,还是步调一致地共同向前?党的一大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明确提出和初步解决这个问题,是在党的二大上。1922年7月,党的二大决议加入第三国际,实际上接受了列宁为第三国际确立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次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还辟专章,对党的纪律进行明确规定,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建党原则。可以说,党的一大和二大,奠定了思想建党与纪律强党相结合的基础。
之后,在思想建党方面,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突出纠正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奠定了思想建党原则。抗日战争时期,党提出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其中首要的就是着重从思想上巩固党。延安整风运动是从思想上巩固党的一大创造和一次成功实践,使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和统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整风整党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全面整党,从“三讲”教育到本次党纪学习教育,党内历次集中教育都是以思想教育打头的。这表明,党一贯注重思想建党。
在纪律强党方面,毛泽东同志明确归纳“四个服从”原则,强调“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保证了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使得党和人民军队赢得了民心,取得了革命的全国性胜利。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重新设立党的纪律检查机构,将维护党的纪律、切实搞好党风摆在突出位置来抓。针对“一切向钱看”、大吃大喝、以权谋私、各行其是等各种违反纪法的错误消极现象,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
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党的纪律是对党员的强制性约束。正因为有严格的纪律约束,马克思主义政党才具有凝聚力战斗力、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党的纪律不能机械地执行。纪律的执行,既要靠强制性,更要靠自觉性。强制性是在少数时候对少数人,自觉性是在大多数时候对大多数人。遵守纪律是对党员的底线要求,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员而言,不能满足于不触碰纪律的底线,而应该有着更高的要求,即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和精神追求。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党性修养作支撑,党员才能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在坚持思想建党、纪律强党的同时,还要注重制度治党,将党的纪律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法规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长久坚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思想建党、纪律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强化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强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求全党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念,不断补钙壮骨、固本培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始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强化纪律约束,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突出抓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探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使纪律真正成为管党治党的重要利器。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坚持实践探索在前、总结提炼在后,及时将改革探索中的成果固化为党内法规制度,扎紧制度的笼子,实现制度建设与时俱进。比如,2015年、2018年、2023年,党中央先后三次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修订,在实践探索基础上把党章党规中的纪律要求具体化,使纪律真正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
历史经验表明,没有“真经”指引,没有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没有纪律约束,必然一盘散沙;没有制度保障,必然难以长治久安。管党治党必须坚持自律与他律、高标准与守底线、正面倡导与负面禁戒相结合,坚持思想建党、纪律强党、制度治党同向发力。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