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图书馆前身是太原市第一区人民文化馆图书股,1953年10月批准成立,1954年1月1 日,位于太原市繁华地段儿童公园内万字楼的太原市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60余年间,馆舍4次搬迁扩展。2014年4月开始对位于滨河西路1.8万平方米的旧馆进行全面改扩建,2017年10月,新馆建成对外开放。
馆舍概况
改扩建后的太原市图书馆新馆整体为地上六层,局部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达53066㎡(不含旧馆3000㎡地下加固层),占地55亩,由中国建筑设计院崔愷院士领衔设计,采用扩展、变形的设计手法和共享、绿色的设计理念,使包裹在新馆内的旧馆与新馆融为一体。改扩建新馆外幕墙清水混凝土挂板幅面为国内建筑用混凝土挂板中最大,抗震橡胶垫在单体建筑中应用数量也为全国第一。
新馆位于太原市中心城区的汾河西岸,建筑外形风格独特、简洁优雅,采取南北走向、东西通透,犹如书架上互相靠拢的书本,又似沟壑起伏的黄土高坡地貌,寓意四库全书的厚重和历史文化的沉积,突出图书排列、层叠的建筑肌理。其风格和体量与比邻的山西博物院、山西省地质博物馆等文化建筑相协调和融合,成为太原市一个新的拥有宜人园林景观空间的地标性文化建筑,可与周围的城市环境产生共鸣和对话。
新馆内部装饰以崔愷院士提出的“书宅大院,中式风格”为总基调,秉承中国书院和三晋院落风格品质,将城市空间、汾河景观引入阅读空间,用端庄雅致的阅览书架、桌椅和精致温馨的阅览灯具营造出典雅、静谧、休闲的空间氛围。
新馆以“中部一流,全国先进”为目标,以“传承文明、涵养文化、温暖心灵”为愿景,力求在读者服务的空间、时间、功能和文献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文、人性、人本”的办馆理念,实现空间全开放、时间全天候、功能智能化、文献多样化。特别注重营造丰富多样的文化休闲空间,充分挖掘第三代公共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价值,为读者构筑阅读、交流、创新及联合办公的宜人空间,激发读者交流、分享、展示的欲望,让图书馆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让新馆成为“千年古城的文化客厅、汾河岸边的城市书房、市民读者的精神驿站”。
服务功能
太原市图书馆服务人口434万人,全年365天对外开放。新馆实行全开放服务模式,外借文献开放管理,读者可选择在馆内任何开放区域阅读。馆内设有社科借阅区、自科借阅区、文学借阅区、报刊借阅区、亲子阅读馆、少儿借阅区、数字阅览区、数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工具书阅览区/自修室、保存本阅览区等60个供读者阅读学习、鉴赏交流服务区域。全馆阅览座席3616个,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数量300余台。应用RFID技术和无线网络全覆盖,为读者提供文献查询、数字阅览、自助借还等智能便利的服务,以及定题跟踪、参考咨询、信息开发、远程阅读、自助复印、教育培训、休闲交流等全方位服务。开通电话、网站(含手机页面自适应移动网站)、微信服务平台,实现所有服务信息化。
特色服务
新馆还开设了浓郁中式风格的古籍阅览区、以三晋院落建筑风格围合的中国方志、地方人文、晋版文献、建筑文献、港台文献、特色文献和诗词文献七大类专题文献馆、国学课堂、亲子故事区和手工区、3D打印及创客交流展示空间、数字体验区、影音鉴赏室、数字影音鉴赏空间、多空间实时共享公开课堂、O2O英语教学空间、书画创作研究室等多个特色创新服务空间;馆内除常设临时展厅外,在各休闲阅览区域都设有专题图书文献展览、展示,举办各种读书会、沙龙、讲座、展览等多种形式的读者活动。开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文化休闲阅读区及延时服务咖啡书吧和茶书吧。同时,自习室微信座位管理和读者交流讨论空间预约申请,将为读者提供便利服务;夜间在读者餐厅开辟通宵自习加简餐的服务,将为学子们点亮夜晚的城市书房。
馆藏情况
由于建馆历史悠久,太原市图书馆文献种类丰富,在全国地市级图书馆名列前茅。截至2016年底,馆藏国内外纸质文献资料总量140万册(件),其中:普通图书113万册(件)、过报刊合订本12.3万册、古籍近10万余册(含善本近1万册);馆藏特色文献资源包括:涵盖六十余年国内出版物的保存本(含过报刊)约52万册、建馆至1976年的人大分类法图书约11.6万册、三晋文化地方文献3万余册;另外新馆购进国家图书馆出版的《中华再造善本》一、二期共1341种2377函13395册,另5轴11册叶;同时,馆内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等珍贵文献。此外,馆藏全国地方志6000余册,全国县以上地方志的品种与数量在全国省会城市图书馆中形成了特色资源收藏的示范;约295.1TB数字文献资源及海量共建共享资源供读者阅读,其中《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中国历史人物数据库》、《民国时期文献总库•民国图书数据库》(一、二期)等古籍数据库,也为读者提供远程阅读。
服务体系
太原市图书馆重视发挥中心图书馆职能,按照山西省总分馆建设规划和运行规则,建立了二级信息化集群管理平台,在夯实基础业务、做强品牌服务的同时,着力推进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建成以市图书馆为中心,县(市、区)图书馆为分中心,乡镇(街道)、社区(村)图书馆为基层站点的公共图书馆四级服务网络,并以市图书馆新馆建成为契机,在全市公共图书馆实施了总分馆制,一证通用,通借通还,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实现馆际互借,促进了全市图书馆业界的资源整合。同时,太原市图书馆在全市设立馆外延伸服务点,常年为农民工子弟小学、荣军院、敬老院、康宁医院、贫困村及驻地武警和部队提供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服务。
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太原市图书馆默默耕耘,厚积薄发,已成为全国省会城市图书馆中服务功能和文献种类最齐全的国家地市级一级图书馆之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太原市图书馆坚持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开放,按照均等化、普惠性、便利性原则,扎实做好惠民工程,积极稳妥推进新馆工程建设进程,着力打造“书香太原”品牌文化活动,积极推广全民阅读活动,深化多点服务理念,拓宽延伸服务领域,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广大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读者的赞许,曾连续三次获得了国家“地市级一级图书馆”及“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为推进太原兴并富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