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层林尽染。在古交市邢家社乡南沟村靳大爷家的院子里,堆满了新收获的豆子、玉米,让人心生欢喜。
一个月前,靳大爷家还是另一番模样。由于草辛线施工,排水不畅,连续多日降雨导致家里的红豆地被淹。靳大爷找施工队讨说法,可迟迟未见结果。
南沟村网格员得知情况后,立即启动“警网联合”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模式,联系包片民警一同前去协调处理。在“警网”合力下,红豆地被淹问题迎刃而解。“我都没想到这件事情可以顺利解决,民警和网格员共同帮我与施工队沟通协调,把红豆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靳大爷说道。
今年以来,邢家社乡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着力在凝聚治理合力、织密制度体系、创新治理格局上下功夫,持续推动为“车”减负、为“马”赋能,积极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网格治理效能。
摘掉多余牌子“减负”“赋能”同发力
“多余的牌子被摘了,使干部有更多精力深入群众身边开展政策宣传、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化解、为民办实事等实实在在的工作。”邢家社乡政府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今年以来,该乡紧紧围绕“摘牌子、明事项、强职责”3项内容开展工作,整治挂牌乱象并进行全面“拉网式”排查,摘除标识与功能不符、悬挂位置不合理、无实质性业务的牌子41块,并常态化加强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挂牌的动态跟踪管理;规范村级组织证明事项,明确村级职能。
同时,“减负”和“赋能”同向发力,该乡制定包括基本履职事项、配合履职事项、申请上级部门收回事项3部分、共计312项的岗位目录,并将该目录分解到各职能办公室及下属事业单位,实现服务群众、解决问题无缝衔接。
建立服务团队百姓冷暖早先知
“天气冷了,注意保暖,早晚出门要记得添衣服。”在邢家社乡康家社村的师大娘家,村内专业网格团队中的村医一边为老人做基础检查,一边叮嘱她。师大娘的儿女不在身边,平时一人独居,村医根据老人身体情况定期上门提供健康指导服务。
“我腿脚不便,医生上门服务,我打心底高兴。”师大娘说。
目前,该乡按行政村划分为15个网格,共有网格长15名(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兼职网格员15名,村网格辅助员43名,积极吸收各村村医、食品安全员、地质灾害监测员、护林防火员、计生员、图书管理员等336名,引导推动各类企业、社会组织、老党员、老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队伍等一同下沉网格,打造网格志愿服务团队。
“我们乡结合工作实际,最大限度整合各类资源力量,构建起以基层党支部为核心,村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其他志愿队伍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把基层党建、政策宣传、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纳入网格事项,常态化开展‘组团式’服务,实现‘一网统筹、格内通办’。”邢家社乡党委书记李晓亮说。
联合解决难题基层治理蹚新路
今年3月,邢家社乡村民宋先生因房屋拆迁赔偿问题愁眉不展。原来,宋先生的房屋因公路建设需要,被纳入拆迁范围,但赔偿事宜却迟迟未能妥善解决,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为将双方矛盾纠纷及时化解,邢家社派出所组织网格员、村民小组长前往现场调查情况。在调查过程中,民警耐心听取宋先生的诉求,同时,网格员、村民小组长则发挥他们对当地情况熟悉的优势,协助警方收集相关资料。乡里工作人员对此事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多次协调,最终宋先生的房屋占地拆迁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该乡打出“组合拳”,下好“先手棋”,通过网格力量与包村民警“形影不离”,解决警力下不去、信息上不来的难题。他们将警务力量和社会力量进行整合,打造“有限警力+无限民力”模式,实行1名民警加片区辅警、网格员参与的“1+N”警网融合模式,民辅警全部下沉到网格一线,与网格员、网格辅助员联合开展工作,将巡查走访过程中发现的矛盾纠纷“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更多地解决老问题、更好地解决新问题、更快地解决小问题。
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该乡网格员和民警逐渐在群众中能“说得来话、交得上心、办得了事”,奏响了基层社会治理新乐章。
记者手记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如何减负增效、有效解决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突出问题?
今年以来,古交市邢家社乡狠抓“摘牌子”“建团队”,打好“组合拳”,把工作梳理得泾渭分明、清晰可操,让工作重点更加聚焦,工作质量更加高效。特别是让基层工作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为“车”解负,轻装上阵;为“马”赋能,增添动力。通过实打实采取新举措,不断探索网格化管理新模式,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强化新效力,真正使单位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群众办事越来越快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