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山景区,位于太原市西南四十公里处的天龙山腰。天龙山,原名方山,海拔1700米,主要由东峰、西峰、南峰(香炉峰)、柳跖峪组成。东魏时期,大丞相高欢在山上修建避暑宫、开凿石窟,北齐皇帝高洋在山下建天龙寺并开凿石窟。山因寺而得名,寺因窟而著称。这里环境幽雅、风光旖旎,著名的“天龙八景”分别是:崇山环翠、佛阁停云、鼎峰独峙、虬柏蟠空、龙池灵泽、石洞栈道、高欢暑宫、柳子旗石;人文景观除天龙寺和天龙石窟外,还有漫山阁、龙潭灵泽、高欢避暑亭、石刻题字、观音塔等。是一座集林、泉、洞、寺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山。
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的悬崖腰部,东峰8窟,西峰13窟,山北3窟。现存石窟造像1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1144幅。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以唐代最多,达十五窟。天龙山石窟以技巧的成熟、饱满、洗练和情感表现的细致为特色,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点,以“小而精”著称,体现了天龙山雕塑艺术不同于其他石窟艺术的独特风格,因而被誉为“天龙山式样”,是中国古代石窟雕塑艺术的一颗灿烂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