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7年,造出了浑天仪、地动仪的科学家汉代的张衡写下了“我所思兮在太山”。
太山,从太一始,太一是空间之本、时间之源。
站在太山望都峰上,星云如此之近,山脉连绵延伸而去,把许多人类的空渺寄托藏于其中。低头时,能看得见山寺所在,是扇形坡地。这坡地,大得很,高处旷阔,近平地处变窄,两侧山峰环抱,山寺的西侧有蒙山,山下有风峪河,河前有龙山为山寺作屏。
公元710年,唐朝已存在92年,经过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武则天立周后,国家实力鼎盛,却又在琉璃般的光滑中藏着一些灰色的隐患。神龙政变后,本是中宗李显即位,可这一年宫廷生变,血雨腥风,李旦登位,即唐睿宗,改年号为景云。同时,在离长安很远,相隔了秦岭和中条山,相隔了泾渭黄汾诸河的大山里,曾被誉为“北都”的大山里,会长出一座寺庙,世人穷尽机锋,也未能探知它与皇室的准确关系。
《原邑太山寺新建乐楼碑记》曰:“予唯太山之名,始见于沈约《宋书》,而寺建于唐景云元年……”
按唐代寺观特点,应该有乌头门、水渠、石桥、山门、方池、左右戒坛、佛塔、钟楼、经楼、佛殿、法堂、后殿、三重阁等建筑,还应该有僧舍、厨、厩、库等处。其中还应该以塔所在寺院为中心,分上中下三寺,成“目”字形。一定是个恢宏所在的场所,只是千年过去,我们已经在时间的流逝中看不见了。塔,是有一座塔的。
西山是太原的屏障,在望都峰上,可见西山七座山——烈石山、崛[岭] [围]山、蒙山、太山、龙山、悬瓮山、天龙山,仿若北斗七星,太山如同北斗中的北极星,这无形中与“太一”暗合。也看得见风峪。风峪沟里有八个古村落,相传与伏羲八卦有关。天与地,上与下,古与今,在我们的回溯中,一一闪烁。
唐碑的西面,有经幢一通,这块诞生于888年唐僖宗年间的石块,上刻“大方广佛华严经”。到金元时,寺庙毁损了。到明代,一通通碑刻又把时间的威力刻印下来。明万历七年的《重修太山寺碑记》言明,洪武六年建下寺,正德十六年重修,嘉靖四十四年又重修……清乾隆八年的《重修太山寺碑记》记载,乾隆四年开工,乾隆八年落成,有正殿有佛寺有龙王庙。
寺庙是动态的,一直在人们的目光注视和动手修缮中。
从唐代到近代,太山以佛迹显世,人们在这里寻求俗世的安宁。
太山,最大的特点是“绿”。绿缘于树木。松柏常青,国槐、核桃树、杏树、桃树、椿树、山楂树、枫树、榆树、丁香树,等等,旁若无人地生长。开花结果,繁荣也凋落,艳丽了山川,也给人奉献了食果。数不清的树木中,年龄最大的是龙神祠旁边的古柏,距今已有2000多年。太山最有文化品味的是三大士殿前的唐槐,距今1000多年,槐的干枝已空枯,但生命并没有停止。
太山最有气节的植物是竹。古树空缺处、山门迎宾处、水流环绕处、山势掩映处,皆可见竹影。太山最有诗情的是枫,秋季营造出“层林尽染,万山红遍”的意境。
太山自带风雅特质,有太山茶,有菊花酒,有诗书,有绘画,那是世人被太山催生的诗情,飘飘然有太山之灵。
抬眼望去,望都峰上祥云缭绕,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实融会贯通,呈现出一个静谧的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