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源流叔虞始

晋祠源流叔虞始

发布日期:2023-12-06 来源:太原日报 浏览量:1551

 

晋祠俯瞰图

  在山西人心目中,晋祠就是一个“神圣的空间”。这首先源于晋祠本身是供奉周成王之弟——唐叔虞的神庙,而唐叔虞正是晋国之始祖。因此,崇拜唐叔虞,就成为山西人民对于自己上古历史及家乡历史的追溯。

  研究晋祠的历史,研究唐叔虞信仰的渊源,就有必要回顾晋国及晋阳的上古历史,回顾山西中部地区先民的早期开发史,回顾晋阳以及山西地区基层民间信仰的历史。

  《左传》卷四一记载了鲁昭公元年(前541)郑国大臣子产对于古唐国以及晋国历史传说的解释: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由是观之,则实沈,参神也。

  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

  这应该是关于太原及晋国历史最为重要的一段古文献,《史记·郑世家》也全面承袭了这段记载。

  这段传说之所以十分珍贵,因为其涉及的时段正是文献最为阙乏的“古帝王时代”或传说时代,从上古帝王“高辛氏”、后帝(尧帝)讲起,历经夏、商之时,最后直到周成王分封唐叔虞之时。根据这段传说,商人与唐人祖先同是上古帝王“高辛氏”的后代,商人祖先被迁至商丘,而实沈被迁徙至“大夏”,唐叔虞正是“古唐人”的后裔。最后,周朝崛起,原来的古唐国为周成王所灭,而封其大叔于唐地。

  近代山西著名学者刘大鹏在《晋祠志凡例》中指出:“晋祠以唐叔虞祠得名。而晋祠之名,肇于北齐,故言晋祠上至北齐而止。若言事,则上至于周。”唐叔虞可谓山西地方最早出现的地方性神灵之一,或者可称为太原地区最早的地域性崇拜偶像。

  最早记载“晋祠”出现的正史文献,应该是《魏书·地形志》,晋祠又被称为“唐叔虞祠”或“晋王祠”“王祠”等。《魏书·地形志》“太原郡晋阳县”记载:“二汉、晋属。真君九年罢榆次属焉。有介子推祠。西南有悬瓮山,一名龙山,晋水所出,东入汾,有晋王祠、梗阳城。同过水出木瓜岭,一出沾岭,一出大廉山。一出原过祠下,五水合道,故曰‘同过’,西南入汾。出帝永昌中,霸朝置大丞相府,武定初,齐献武王置晋阳宫。”

  与之相印证,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六也提到唐叔虞祠,证明在北魏时期,唐叔虞信仰已有相当大的影响。

  从先秦时期的《春秋左传》《吕氏春秋》,至南北朝时期《水经注》,再到南宋《诗地理考》,从郦道元至王应麟,均记载了叔虞封唐。

  “唐”作为上古原始部落或政权之名称,起源极早,最早可追溯至《竹书纪年》中的记载。然而,正是因为年代久远,变化复杂,源流问题也由此变得扑朔迷离。从《竹书纪年》就可以发现“唐”字的三个基本含义:

  其一,北唐。根据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载,周穆王之时,“北唐之君来见,以一骝马,是生绿耳”。而与“北唐”地域接近,古本《竹书纪年》也出现了“太原之戎”。如周穆王、周夷王、周宣王在位之时,都出现了“太原之戎”的记载。

  其二,陶唐氏。今本《竹书纪年》为我们呈现了另外一个记述系统,而这个系统似乎与之后的正史系统更加吻合。根据今本《竹书纪年》的记载,“唐”之起源应与陶唐氏有关:“帝喾高辛氏四十五年,帝锡唐侯命。”这个唐侯,就是帝尧陶唐氏。“有圣德,封于唐,梦攀天而上。高辛氏衰,天下归之。”

  其三,唐叔虞。(周成王)十年,王命唐叔虞为侯。清代徐文靖撰《竹书统笺》卷七按:“《晋世家》:唐叔虞者,周武王子成王弟,字子于。定四年《传》:子鱼曰: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康诰,而封于夏虚。杜预曰:夏,大夏,今太原晋阳也。”

  关于唐叔虞事迹的全面记载,《史记·晋世家》记载云:“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尔,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唐叔子燮,是为晋侯。”

  据考古发现,晋国的根基在晋南,依据晋国历史的开拓路线,由南而北,而唐叔虞作为晋国之始祖,太原是其国祚绵长、国运昌盛的根本,晋祠地位尊崇并显赫。

  朱熹在《诗经集传》卷五释“太原”云:“大原,地名,亦曰大卤。今在大原府阳曲县。”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对于朱熹之说“唐叔所封在今太原府”下注云:“吕氏曰:晋阳,汉太原郡所治,隋以古晋阳为太原县。太平兴国四年,徙州治阳曲,而空其故城。”《明一统志》卷一九《太原府》载:“春秋时,董安于理晋阳公宫,及北齐置大明宫,皆在此。”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贞观二十年(646),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群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退处于次要位置,宋代建筑圣母殿也就成为了晋祠之主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