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秀色 历久弥新

天龙秀色 历久弥新

发布日期:2024-05-29 来源:太原晚报 浏览量:1571

  漫山阁

  蟠龙松

  白龙洞

  第2窟外景

  第16窟外景

  第9窟塑像

  “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欢避暑宫。”天龙山,原名方山,位于太原市中心西南36公里的群山之中,与悬瓮山紧密相连,同系吕梁山脉分支,海拔1700米,主要由东峰、西峰、南峰(香炉峰)、柳跖峪组成,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葱郁的林、清冽的泉、灵秀的洞、古老的寺,环境幽雅、风光旖旎,是一座集林、泉、洞、寺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山。

  东魏时期,大丞相高欢修建避暑宫、开凿石窟,拉开天龙山人文历史的帷幕,后经1400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深厚的历史文化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互交映、彼此融合的景观,屏峰黛立,松柏成荫,溪泉鸣涧,寺院林立。置身其中,不仅能领略石窟艺术的伟大魅力,更可欣赏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盛夏之际还能感受清凉幽静,是闻名海内外的著名文物旅游景点。早在明代就形成“崇山环翠”“佛阁停云”“石洞栈道”“龙潭灵泽”“高欢暑宫”“虬柏蟠空”“鼎峰独峙”“柳跖旗石”的“天龙八景”。

  天龙山植物以松柏为主,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林中动物更是多达上百种。现有我市仅存的珍贵小片白皮松及长势良好的侧柏、油松等植物200多种,遍布山中,形成独特的森林奇观。其中尤以天龙寺山门东侧的蟠龙松为最,树龄逾千年,主干高约2米,斑驳嶙峋,枝干四面平伸辐射,绿荫面积达300多平方米,形似蟠龙,冠如华盖,天然生成,灵秀奇绝。为著名的“天龙八景”之“虬柏蟠空”。七松坪以七株油松为代表,按北斗七星排列,为明代天龙寺第四代住持彻证和尚所植。七松坪与周边的松风阁、关帝庙、春秋楼等人文景观浑然天成,为天龙山核心景观之一。凤凰松位于天龙寺东,枝叶茂密,长势良好。称奇的是长满碧绿松针的枝干全部向南倾斜,唯有顶端枝干迎风直立,犹如展翅欲飞的绿色凤凰。

  天龙山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泉源多为砂岩裂隙水,流量虽小,分布却极广。涓涓清泉汇流成溪,蜿蜒于山谷之中,清冽可鉴,水质奇佳。特别是天龙寺前长约10公里的柳跖峪,两岸悬崖峭壁,杂树丛生。沟内清溪蜿蜒,水流潺潺,偶有石坝阻隔,形成瀑布景观。

  白龙洞又名白龙庙、白龙祠,位于东西山峰汇合处,背依石窟,下临深渊,两侧碧树参天。正殿三间,殿内西侧有一石洞,洞内一巨石凿成池沼,历经1400多年,下有清泉,泉水自池中涌出,水质甘洌,天旱不涸,雨涝不溢,被当地民众视为神泉。传说池内隐蛰一白龙,故称白龙洞,是古代祈雨场所,誉为“龙潭灵泽”,为著名“天龙八景”之一。

  天龙山现有东、西峰石窟和天龙寺、关帝庙、观音塔等众多文物古迹,存有北汉千佛楼碑,明代塑像、铁钟,清代匾额等100余处历史遗迹,是太原地区保存东魏、北齐、隋唐时期文化遗存最丰富、最完整的区域之一,也是反映晋阳文化和东魏霸府、北齐别都、唐代北都弥足珍贵的历史见证。

  天龙寺,始建于北齐时期(550-577),金天会年间(1123-1137)毁于兵火,皇统八年至正隆四年(1148-1159)重修。明嘉靖年间(1522-1566),古潭法师主持大规模重修天龙寺,修建山门、伽蓝殿、祖师殿、前殿、东西配殿、大雄宝殿、法堂及两侧厢房、钟楼等建筑,成为北齐、隋、唐、明、清时期太原乃至我国北方地区著名的佛教寺院,至今保存有北齐石质碑亭、隋代石质建筑构件、晚唐时期泥塑金刚力士像、明初木构建筑、墓塔等历史遗存。寺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依山势次第升高,中轴线上自南向北建有山门、天王殿、药师殿、大雄宝殿、千佛楼,两侧建有文殊殿、普贤殿、钟鼓楼。东侧为禅堂院、九连洞、藏经楼。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古朴庄重,是天龙山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

  天龙山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精美绝伦的石窟艺术。天龙山石窟始凿于1400多年前的北朝东魏时期,历经北齐、隋、唐,跨越近200年光阴,开凿25个石窟,大小佛像500余尊,浮雕、藻井、壁画1144尊(幅),分布于东峰和西峰的悬崖峭壁上,以娴熟的雕刻技艺、细腻的表现手法、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富的生活气息著称于世。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魏时期(534-550)始凿的第2、3窟,是高欢为其父母做功德、祈福而营建的皇家洞窟,为一组双窟。窟壁四周和顶部遍雕文殊菩萨、思维菩萨、维摩诘、弟子、供养人、飞天等浅浮雕,线条流畅、造型优美、题材丰富、富丽堂皇。我国现存东魏时期石窟非常少,第2、3窟对于研究东魏时期佛教石窟、雕塑、建筑艺术及高氏家族崇尚佛法的史实具有重要价值。

  北齐时期(550-577)开凿第1、10、16窟共3个洞窟,形制均为前廊后室。

  隋代开凿的1个洞窟,为晋王杨广开皇四年(584)出任并州总管时,属吏刘瑞为其祈福而开凿的第8窟。

  唐代是天龙山开凿石窟高峰期,武则天到唐玄宗开元初期(684-720),先后开凿第4、5、7、6、11-15、18-21、17、9窟,以及第2、3窟顶上的4个未编号洞窟,共计19个洞窟,除第9窟摩崖造像外,一般规模不大,但雕刻十分精美。唐窟中流行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一佛四菩萨、一佛二弟子四菩萨等组合。而天龙山唐窟中的一佛两立姿菩萨四坐姿菩萨组合,线条优美的三连弧尖拱龛,为国内仅有。其题材及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充分表现了不拘一格、自信开放、写实传神的艺术魅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被誉为“天龙山样式”。

  令人痛惜的是,在上世纪20年代,石窟遭到大规模盗凿,共有151件石窟造像流失海外。

  值得欣慰的是,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作为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同时也作为近百年来第一件从日本回到祖国的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雕,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国宝回家》节目,在全国引起轰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必将有更多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归祖国。

  本版图文由太原市文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