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博物馆供图
“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主题研学活动,3月13日在太原市博物馆开展。在老师的带领下,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的58名高二学生在博物馆里,通过沉浸式观展、互动式学习,触摸家乡千年文脉,开启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此次研学是太原市博物馆与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的馆校共建活动,经验丰富的优秀讲解员王文君和周紫萱,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太原历史文化。上午9时许,学生们手持“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学习单,分两批有序进入展厅,王文君和周紫萱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结合展品实物详细讲解太原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文化特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结合学习单不同类型的习题,讲解员引导学生们从被动听讲到主动思考,通过文物解读、主题问答等环节,带领大家深化对太原历史、地理、艺术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认知。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大家仿佛穿越时空,与太原历史展开了一场亲密对话。学生郭一涵表示,展厅里的文物让课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原来家乡藏着这么多震撼的故事,也更加热爱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
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范校长表示,博物馆是一本立体的“历史教科书”,馆校合作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探索之一,希望通过常态化研学,让学生们走出校园,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实现从课本到实践的深度链接,在文化浸润中增强家乡认同感,培养思辨与实践能力。
太原市博物馆朱馆长表示,博物馆不仅是文物守护者,更要成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二课堂”,与太原市各中小学校携手,共同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太原历史文化的平台,未来将开发更多主题课程,围绕“博物馆课程进校园”“学生志愿讲解培训”等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多元、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让文物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