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商务区(资料图片)
太原古县城牛利敏摄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牛利敏摄
钟楼街(资料图片)
人流如织的晋祠牛晨阳摄
在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史上,太原极具代表性,华夏多民族的不断碰撞、交融、结盟,造就了这座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本版刊发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李骏虎文章,为读者梳理太原历史,探寻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源头。——编者
李骏虎
多元一体一脉同源
如果说,在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史上,哪个省份最具有代表性、最值得研究,学者们大都会认定山西。为什么呢?因为山西有一个令人费解的独特现象,这块土地无论是群雄争霸时的晋国、赵国,还是大一统朝代的太原郡、并州、河东道;无论作为军事重镇,还是商贸都会,都曾是民族冲突最剧烈、政权不断更迭,或者轮番统治、杂居交融的区域。华夏、匈奴、鲜卑、契丹、羯、氐、羌、沙陀族,等等,真可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然而自春秋以降,历史的长河奔流了2500多年后,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山西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479.38万人,占99.6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14万人,占0.35%——数据表明,山西成为了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小省。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言以蔽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老的华夏族和各大小民族经过不断地碰撞交融,共同构成了汉族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新形态,成为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存在。至今西方人还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在东欧的语言里中国的名称为“契丹”,都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一脉同源的最好明证。在山西,那些古老的民族不是消逝了,而是共同融合铸就了一个更为强大的民族,因此,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无论华夏、匈奴、鲜卑、契丹、羯、氐、羌族、沙陀,其实都是汉族的先民。
要追寻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源头,还要从山西省会太原的建城史说起,正是中华多民族的首次结盟融合,造就了这座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异族结盟拱卫安宁
春秋时期,秦、晋、齐、鲁等大小诸侯国之间,沿着太行山系遍布游牧民族,晋国周边诸戎群狄部落方国更多,为与齐国争霸,晋国采取了“和戎”的外交政策。戎、狄其实是一回事,当时华夏诸国把交好的游牧民族称为戎,反之,敌对的都被称为狄。晋国西北就是蒙古草原,在百年称霸之中为了与南面的楚国争锋,对群狄不断采取“和戎”政策。晋悼公三年(前570),白狄首领无终国国君嘉父与诸戎国会盟,致书悼公希望能来“和戎”。前569年,悼公委派大夫魏绛为使臣,来到无终国主持晋国与十几个戎国国君歃血为盟,诸戎立誓愿意听命于晋公,共同捍卫北方安宁,互不侵犯。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首次异族之间大范围的结盟事件,堪称佳话。
20多年后,联盟出现危机,又开始发生战争。这个时候晋楚两国立约息兵,晋国腾出手来解决西北危机,鲁昭公元年(前541),晋国名将荀吴率军北征,大败无终国和群狄,这段历史在《左传》中的记述为:“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这里的大原指的就是今天的太原盆地——《尚书大传》曰:“太而高平者,谓之太原。”古时“太”“大”通用,大原、太原都是黄土高原上的这块大盆地之称。经过结盟和战争,大量的戎狄在剧烈的民族碰撞中,融合到了华夏族群。春秋晚期,为了稳固西北,晋卿赵简子派家臣董安于在汾河晋水之畔选址筑城,于公元前497年筑成一座大城,因位于晋水之北故名晋阳城,这就是最早的太原城,距今2521年。晋阳古城见证了中华民族最早的融合发展历史。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新生的赵国定都晋阳,距今整整2400年。三家分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晋国的分裂推动了中华历史的演进,《战国策·赵策》云:“三晋合而秦弱,三晋离而秦强。”假如晋国没有分裂,秦国能否扫平天下尚未可知。然而历史不容假设,无论如何,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期,“晋阳”一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关键词。
综上所述,太原有着2500多年的建城史、2400年的建都史。秦王嬴政即位后(前246),秦国大将蒙骜攻占赵国晋阳城,按照秦国行政规划办法,在晋阳设立了太原郡。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太原郡正式成为其中一个行省建制,郡治为晋阳县。秦行郡县制,从现代意义上讲,太原有2245年的省会史。
北方重镇几度辉煌
一座晋阳城,半部中国史。
太原城东西两山相映,汾河水由北向南穿城而过,城西倚靠着三座奇秀的山峰,由南及北分别是天龙山、龙山、二龙山。天龙山石窟“微笑的佛首”,因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特意播出了海外世纪回归而成为网红。梁思成先生曾专为天龙山石窟艺术撰文《佛像的历史》,考证第一、二、三窟为北齐造像,其余22窟“皆隋唐物”。龙山石窟是元代开凿的道教石窟,共9窟65尊造像,与天龙山石窟佛像盗毁比较严重的遭遇不同,龙山石窟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题材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纯道教石窟。晋祠所在的悬瓮山,是晋水的源头,也是晋国国号的出处——周成王“桐叶封弟”,将弟弟叔虞封于唐地,后其子燮父改国号唐为晋——晋祠是为了纪念叔虞及其母邑姜而建,所以也称“唐叔虞祠”。晋祠有三绝:周柏、宋代彩塑、难老泉,而年轻人更喜欢的,是圣母殿前木雕盘龙柱上那条我国唯一留存下来的会用龙爪比划剪刀手的“比耶龙”。晋祠之北是太山,山上的龙泉寺据传当年秦王李世民曾在山下泉水中洗马,故而得名。北边的二龙山是龙头,山下有窦大夫祠,傅山先生出生于此处的西村,晋祠“难老泉”牌匾即为傅山书法。
山水形胜、人文蔚然,然而可不要以为太原自古以来的美誉来自以上的地理因素和人文传说。太原历史上雄才辈出,见证了中华各民族之间互相依存、冲突、融合的伟大过程。
太原走出的第一位大一统帝王是汉文帝刘恒。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封年仅八岁的四子刘恒为代王,封地晋阳。正是因为晋地表里山河、位置僻远,使得刘恒在吕后荼毒刘氏王族时免遭毒手,得以幸存并即位,从而开创“文景之治”。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将全国设为十三州,并州刺史治所晋阳,领太原郡、上党郡等九郡。这便是太原称并州的由来,迄今已有2130年历史。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晋位魏王后,为了北拒鲜卑,将匈奴分为五部分置于晋阳周边,当此之时,汾河两岸遍布胡人,重现春秋时晋悼公“和戎”的景象,为第二次各民族大范围碰撞融合创造了条件——匈奴五国与鲜卑作战中被俘者甚多,后来这些俘虏都加入了鲜卑族。曹操、曹丕死后,司马氏专权,三国魏景元五年(264),魏元帝曹奂封司马昭为晋王,封地就在并州。司马昭虽然没有当过皇帝,但并州封王的经历,为其子司马炎篡魏建立晋国、统一三国打下了深厚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因为三国时期的逐鹿中原,造成关内人口锐减,魏晋两朝百年间不断“招抚五胡”,内迁匈奴、羌、氐、羯、鲜卑等数百万人,在北方人口中的占比大大高于汉人,极大改变了中原地区民族结构。东晋十六国时,16个政权里有14个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其中在晋阳建都的五国都是少数民族:汉赵皇帝刘渊是匈奴人,后赵皇帝石勒是羯族人,前燕皇帝慕容皝是鲜卑人,前秦皇帝苻坚是氐族人,后燕皇帝依然是慕容氏。这段历史史称“五胡乱华”,其实也有其积极的意义,十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共同特点就是效仿汉朝体制和礼仪文化治国,渐渐与中原的华夏族人一起被统称为“汉人”,于是,一个包罗中华诸夏、诸戎的新的民族“汉族”,便在这个乱哄哄的三百年的“化学反应”里生成了。
南北朝时期,晋阳为东魏和北齐的别都,号称“霸府”。东魏权臣高欢常住晋阳,令其长子高澄在洛阳把持朝政,自己和次子高洋坐镇晋阳遥控,其间,大兴土木营造宫殿,巩固城防,使得原本就是军事重镇的晋阳被称为“金城汤池”“天府之国”。高欢父子将原北魏北边六个军镇起义后流散的各族军民收拢到晋阳周边,采取胡汉分治政策,加速了以鲜卑士兵为主体的军事力量的进一步汉化。高洋借助晋阳的军事力量而成为北齐开国皇帝。
隋朝建立后,设并州总管府于晋阳,不久又废府改回太原郡,李渊、李世民父子便在此地驻守。因晋阳古称唐国,李渊的封号就是唐国公,后推翻隋朝建立政权,国号为唐。唐朝与晋朝,都源自晋阳。唐初,接连数位帝王都扩建晋阳城,封为北都、北京,称大都府,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天下王氏出太原”,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贡献了盛唐诗歌的半壁江山。大唐的辉煌起源于晋阳的古唐国,大唐的没落也伴随着晋阳成为河东节度使的治所——五代十国时期,出生于晋阳的河东节度使李存勖建立后唐,他实际上是沙陀族;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割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受契丹册封在晋阳称帝,是为后晋;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称帝,史称后汉;十国最后一个政权北汉,依附辽国也以晋阳为国都。晋阳先后称为西京、北京。建立这些政权的,不是并州刺史就是以晋阳为治所的河东节度使,何况之前还有汉朝、唐朝、晋朝和十六国时期的诸多出自晋阳的政权,太原作为一方重镇,实至名归。太原自春秋时晋阳城建成以来,就成为各民族军事力量汇聚的军事重镇,谁掌握了这种强大的军事力量,谁就有了改朝换代的筹码。这也是为什么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掉北汉,建立大一统王朝后,要下令火烧水淹晋阳城绝其“王气”,并裁撤河东节度使治所的原因。自此,显赫近1500年的古晋阳城毁于一旦,只给史书留下辉煌篇章。
锦绣太原通达四方
宋朝对北方各民族军事力量的忌惮,使得朝廷开始对晋阳重新设计定位。公元982年,依托古晋阳城北30余里的唐明镇重建了太原城,着力发展手工业和工商业。公元1059年,宋仁宗赵祯下旨恢复太原府和河东节度使旧制,此时古晋阳城已经被毁近百年,新的太原府七八十年来早已成为各民族的重要商埠,亭台俨然,繁华昌盛,酒肆、歌楼、名士云集,这座军事重镇焕发出新的生机。
有宋一代的重文轻武,造就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繁华盛世,也埋下了暗弱的祸根。公元1125年,金军大举南下,次年9月攻占太原,宋钦宗赵桓下诏将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割让给金国,自此太原被金人统治达80余年,汉人与北方民族杂居共存、长期融合。元朝建立后,改太原府为太原路,蒙元统治者将契丹、女真、鲜卑、匈奴、羯、氐、羌等统归为汉人,将江南的汉人称为南人。元朝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太原路成为北到岭北行省,东到奴尔干都司,西到西藏,南到南海的交会枢纽,各种文化交汇融通。明朝,朱棡封为晋王,封地太原改为府治,并扩建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如今晋王府虽然已经不可寻,却在太原留下很多历史文化地标,太原市内的南、北肖墙路,就是当年王府的宫墙,南华门、东华门、西华门街区就是当年的宫门,杏花岭区也得名于晋王府的花园。
公元1644年秋,清军攻克太原,沿用了明朝的太原府设置,为山西省治所。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中华的少数民族政权,满清延续了自女真金朝以来的全面汉化,皇太极推行“满汉一体”,康熙提出“无分内外,咸吾赤子”,雍正更是反问:“如何又有中华、夷狄之分?”清廷与蒙古等北方民族交好,大力擢拔汉族人才,推行儒家文化,加速了近代中华文化的演进。及至晚清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出逃路经太原,目睹晋商云集、鳞次栉比的景象,瞬间动了贪念,向票号借数十万两白银。
文旅融合续写新篇
如今,在晋阳古城旧址上复建的太原古县城,因为是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江红》拍摄地而成为网红打卡地。古县城占地面积0.8平方公里,城墙全长3700米,保存文物建筑79处。这里也是慕湘长篇小说《晋阳秋》里共产党员郭松受党的委派来开展牺盟会工作的太原县城旧址,“太原县古称晋阳,在太原市南四十里”,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37年的初秋,因而书名叫《晋阳秋》。如果游客带着一本《晋阳秋》,边读边游览太原古县城,会是一种怎样走进历史的体验呢?或许还可以找到当年郭松眼中的景象:
沿着大街走过一带朱漆斑驳的古旧宅院,便进到热闹的街市。两边全是挂着各色招牌的店铺。有铺面宽敞而陈设古陋的杂货店、米粮店;有镶着玻璃门窗的绸布店、文具店;偶尔还有一两家洋门脸儿的镶牙馆、照相馆;窄小得几乎使人不易发现的成衣铺里,缝纫机在嗒嗒地跳动;黑森森的药铺里叮叮当当地在舂药;面房的石磨呼呼地转着,远远便听见脚踏箩哐噔哐噔的撞击;饭馆里冒出浓郁的肉香,有人在里面纵声猜拳嚷叫。郭松沿街看着,觉得市容虽然简陋远不及省城繁华,但车马行人,来来往往,别有一番热闹景象。
在慕湘的笔下,琳琅满目的街景和店铺,各种声音的交响,气味的混杂,共同构成老太原县城的市井图景,而这是他当年亲眼所见所闻之太原县城的印象,历历在目,可见对那段峥嵘岁月的刻骨铭心,他不但留下了一部在党史和文学史上都很重要的作品,对山西的文旅融合发展也提供了珍贵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料。
此外太原市五一广场上还复建了当年辛亥革命中打响太原第一枪的“首义门”,体现民国时期商户云集的太原钟楼街文化步行街也成为年轻人最爱的打卡地。
每一座城市都有她的标志物,双塔被作为太原象征已有四百载,其所在的寺院叫永祚寺。双塔一名“文峰塔”,一名“舍利塔”(或宣文塔),因其高度为太原文物建筑之最,合称“凌霄双塔”,又称“文笔双峰”。永祚寺双塔建于明万历中叶,被誉为“晋阳奇观”。永祚寺的明代牡丹美其名曰“紫霞仙”,艳压洛阳、菏泽牡丹,美若仙境桃源。双塔之南,是静幽肃穆的革命烈士陵园,每年清明前后,双塔牡丹含苞带露时节,来陵园为解放太原时牺牲的革命先烈和英雄扫墓的人流络绎不绝。“文笔”向天,同时书写着太原红色革命斗争历史;双塔凌霄,始终高扬山西革命先驱不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