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在诗经

“艾”在诗经

发布日期:2022-06-03 来源: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量:1105
“艾”在诗经

读者朋友们端午节到了,您知道吗,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艾节、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浴兰节、女儿节、午日节、诗人节、端礼节等等。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称是“五月初五”,唐以后,“端午”便取代“五月初五”等别称,成为主流的称呼。

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和其他节日不同,端午的由来略显悲壮,所以我们只说端午安康。

端午的习俗大家都知道,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熏艾草、喝雄黄酒等。

艾是端午节的主角,端午节的别名“艾节”,就是以艾命名的。端午正是寒暑气交互转换之时,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古时人们误以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为“恶日”。从古至今,艾在端午中受到人们的挚爱,人们用它招百福、辟邪祟、祛毒害。

古人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每年端午节,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

古人用艾的习俗远比端午节的由来要早,美了三千年的《诗经》里就有艾草的叙述,那么在《诗经》里的艾又是怎么样呢?

《诗经》里的艾如美人一般,请看: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艾”在诗经

“艾”在诗经

王风,是十五国风之一,东周洛邑之诗。洛邑,是周朝都城洛阳的古称,洛阳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为最早的中国所在地,是当时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葛”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叶子为三片小叶组成的复叶,小叶菱形或盾形,花紫红色,荚果上有黄色细毛。根肥大,叫葛根,可制淀粉,也可入药。茎皮可制葛布,通称葛麻。

“艾”在诗经

“艾”在诗经

“萧”今名牛尾蒿,即香蒿,菊科,有香气,多年生草本。高80–120cm,茎粗壮、直立、紫褐色,基部略木质化。可入药。

“艾”在诗经

“艾”在诗经

“艾”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墙脚或草坪中,叶面绿色,叶背呈灰绿色,生有绒毛。可入药。

“艾”在诗经

“艾”在诗经

诗文解读


那个采葛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月啊!

那个采萧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季啊!

那个采艾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


鉴赏


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小诗。采葛为织布,采萧为祭祀,采艾为治病。都是女子在辛勤劳动。男子思念起自己的情人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月、年)。说一天会像三个月,三个季节,甚至三年那样长,这当然是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区别所在。

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耳鬓相磨,分离对他们是极大的痛苦,即使是短暂的分别,在他或她的感觉中也似乎时光很漫长,以至于难以忍耐。此首诗正是抓住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复吟诵,重叠中只换了几个字,就把怀念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了。第二章用“秋”而不用“春”“夏”“冬”来代表季节,是因为秋天草木摇落,秋风萧瑟,易生离别情绪,引发感慨之情,与全诗意境相吻合。

全诗既没有卿卿我我一类爱的呓语,更无具体的爱的内容叙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绪,然而却能流传千古,后人并将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的成语。关于此诗艺术感染力的奥妙,“妙在语言悖理。”其意是说:从科学时间概念衡量,三个月、三个季节、三个年头与“一日”等同,当是悖理的,然而从诗的抒情看却是合理的艺术夸张,合理在热恋中情人对时间的心理体验,一日之别,逐渐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长为三月、三秋、三岁,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真实地映照出难分难舍的恋情。这一悖理的“心理时间”看似痴语,却能妙达离人心曲,唤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

现在正是艾草成片生长茂盛的时候,别有一种清新少女之美。形容女子楚楚动人,有一个非常古老的词语,叫做“少艾”,像极了这个季节里最鲜嫩的美丽。

“艾”在诗经

唐代赛龙舟习俗

“艾”在诗经

宋代系朱丝风俗

“艾”在诗经

辽代契丹族射柳风俗

“艾”在诗经

明代饮菖蒲酒习俗

“艾”在诗经

清代挂钟馗像风俗

“艾”在诗经

信息来源:太原市图书馆

文旅太原新闻矩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