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双塔寺:凌霄双塔 龙城地标

太原双塔寺:凌霄双塔 龙城地标

发布日期:2022-12-09 来源: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量:1364

“行旅归来,遥见塔影,即知太原将至

公私外出,回首塔身,渐远渐没,难尽依依之怀”

双塔寺是太原一处有着400多年

历史和传统的文化高地

是一代又一代太原人的记忆

俨然已经成为龙城标志性的地标

永祚寺双塔 又名凌霄双塔

是山西省会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

位于太原市郝庄村南

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

凌霄双塔还有一个美丽动听的别称

—— 文笔双峰

这两座形同孪生的姊妹塔

一个是先建的“文峰塔”

一个是后建的“舍利塔”

双塔巍峨俊秀 是我国双塔之最

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双塔凌霄 文笔双峰

今天 跟着小编一起走进双塔寺


01

双塔寺概况

“永祚”一词出自《诗经》

有永远流传 万世不竭之意

山西境内的寺院 楼塔建筑数量丰富

而且规模宏大 建筑手法精湛

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宋 辽 金 元时期

山西的建筑艺术蔚为辉煌

寺院 高塔数量之多 艺术之精

也堪独步华夏

享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美誉

太原双塔以砖石结构闻名于世

万历年间 山西平阳人佛灯和尚名望很高

潞安的潘王拜他为师

并资助他在这里建筑起高达十三层

五十多米高的两座大塔 名宣文塔

寺内现存主要建筑均为砖构

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皆系无梁殿形制

以青砖雕仿木结构建造

寺内有砖塔两座 即为双塔

因是万历皇帝母宣文太后李氏出资所建

故又名宣文塔

双塔寺被誉为“晋阳奇观”

是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

寺内不用一钉一木

是明代典型无梁式的砖结构建筑

历代的地方志书都把“凌霄双塔”

作为太原的八景之一

双塔寺内大雄宝殿前有明代牡丹

从明代盛开三百余年到现在

可以称得上“仙”了

永祚寺内的文峰塔和宣文佛塔对峙于塔院中

文峰塔居东南 宣文佛塔居西北

两塔均为砖筑楼阁式

平面为八角形 十三层

从建筑特色看

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的文峰塔

与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的宣文佛塔

都具有相同的时代特色

斗拱的结构 造型 檐 椽 柱的砍磨都大同小异

02

宣文塔

宣文佛塔平面呈八角形 共十三层

最底层边长4.6米 全塔总高54.78米

是典型的楼阁式空心砖塔

该塔的塔座为沙石条砌筑 质朴坚固

塔身为一色青砖研磨对缝砌成

塔上的斗拱 飞檐   柱(垂柱)

均为青砖仿木结构砍磨而成

十三层塔檐都用孔雀蓝色琉璃瓦

砌出晶莹美丽的边沿

在塔的第一层撩檐枋下

斗拱与斗拱之间的空处

嵌刻有砖字“阿弥陀佛"

字体犹如一条飘带 层层叠压

美观而匀称

这几个字既表明了塔的属性为佛塔

也巧妙地填补了斗拱与斗拱间平板的空间

真可谓独具匠心

宣文佛塔1—7层的砖仿木斗拱

无论形制还是结构

均与大雄宝殿相同

“五踩重翘”

上承撩檐枋 椽 飞 组成塔檐

这种建筑雕刻

不仅图案富丽 镂工精细

而且深刻地反映和代表了明代砖构建筑的艺术风格

可称明代砖仿木建筑中的优秀作品

03

文峰塔

与舍利塔比目并立

位于塔院东南隅的这座古老苍朴的砖塔

即是文峰塔

之所以被称为峰塔

是因为它创建的原因本是为

补辅太原城“西北高东南低”

不利于发展文化的地形不足

用以“开山川之形胜 创文运之兴盛”

是一座风水塔

对于这一点我国古塔研究的专家

张驭寰先生和罗哲文先生曾有过明确的论断

文峰塔一经问世

塔身便向西北微微侧倾

对于这点历代地方志都有确实的记载

并且成为福登造塔的发念和原由

许多的传言和不少对建筑很有研究的人都说

文峰塔西北向微微倾倒

正是建塔匠师们在造塔之初

考虑到塔势高峻 又是东山的前沿

容易受西北风的影响

所以才有意将塔身向西北向微侧

以抵消西北风对塔的吹阻力

文峰塔也是一座砖制塔

高低 建制均与宣文塔类似

时至今日 永祚寺双塔依然巍峨屹立

一塔凝视历史 一塔展望未来

日夜守护着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

双塔巍巍 凌霄而立

它们是太原的骄傲

也是中国古建筑的骄傲

长久的时光变化给这两座双塔留下了太多的痕迹

塔身八角的突触端挂有风铃

风吹过来清脆作响

讲述着时光的故事

......


温馨提示

受疫情影响

请游客朋友出行前

提前了解当地防疫政策

和景区开放情况

做好预约 避免扎堆出行

出游时做好自我防护

进入景区扫码测温

科学规范佩戴口罩

保持一米线 文明游览

华夏古文明 山西好风光

山西欢迎您

文旅太原新闻矩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