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帮“高龄” 邻里“老友”情

“低龄”帮“高龄” 邻里“老友”情

发布日期:2023-04-11 来源:太原晚报 浏览量:1035

  “老哥哥,我去买点菜,你需要捎点啥?”上午,光华街16号万柏林区委宿舍小区,68岁的刘大爷出门去逛菜市场。下楼时,特意敲响老邻居的房门,询问83岁的赵大爷有啥需要捎带的。两位老人,同住一个单元,是几十年的老邻居。“小刘”身体还算硬朗,平日里一直关照着腿脚不便且独居的“老赵”。在旁人眼里,他们是感情很好的老哥俩。

  这样的情景,在各社区常能见到,身体健康又热心的“低龄老人”,主动去关心身边的“高龄老人”。在门前屋后聊聊天,帮着采买东西,每天互报平安……老伙伴之间的守望相助,让小区里充满了邻里温情。

  胜似亲人

  “老丁,我是小秦,在家吗?”在西南花园小区,每天,67岁的秦国华老人下楼遛弯时,都会照例绕到旁边的单元,喊老伙计一同出去。

  “小秦来了啊,快进来,我马上就好。”见面,82岁的丁大爷很高兴。片刻后,两位老人结伴到了院子里,坐在椅子上,唠着家常,享受着春日暖阳。

  两个人是老邻居,很投脾气。平时敲门看看老哥哥的情况,在秦国华看来并不麻烦,“都是邻居,他又是独居,身边没个亲人,咱得多关照。”在邻居们眼里,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当然,也遇到过紧急情况。“去年,有次上门,我发现老丁的气色很差,腿脚也有发麻症状,赶紧给120打电话。”秦国华说,那一次,医生诊断丁大爷有轻微中风症状,因为送医及时,调理后并无大碍。

  打那以后,他去老丁家的次数更多了,每次都要再三叮嘱:“如果有不舒服,要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我们就去医院,一定不能硬扛啊!”

  有人陪伴

  “多亏了她,不管啥事都想着我,还陪我唠嗑,感觉心情好了很多。”一提起比自己小10岁的“妹妹”,住在中铁诺德逸宸云著小区的吴大娘就有说不完的话。老伴去世后,无儿无女的她一个人生活,年过八旬,面对空荡荡的屋子,心里时常感觉到寂寞。不过,自从和刘大娘“结对子”后,身边有人陪伴,生活也添了不少乐趣。

  71岁的刘大娘,是光华街社区的一名志愿者,隔三差五,就会陪着吴大娘聊聊天,讲点身边的新鲜事,收拾一下屋子,需要缴个水电气暖费就帮忙跑一趟。

  “退休以后,在家闲着反而不习惯。如果能为社区老人做点事,我是非常乐意的。”刘大娘说:“虽然我年纪也不小了,还有气喘、高血压等毛病,但总感觉尚有余力。所以趁现在多帮帮别人,等到岁数更大的时候,相信也会有人把这份关怀送给我们。”

  亲如姐妹

  “咚、咚”一阵敲门声响起,82岁的宋凤莲老人高兴地去开门,她知道是“妹妹”来了。几乎每天早上,76岁的许子秀都会和她相伴去附近的菜市场逛一逛。

  她们是省展览馆小区的老住户。自从孩子去了外地工作,宋凤莲老人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居住。平日里,只要没啥特殊情况,许子秀老人总会约上“姐姐”一块儿活动。上午,两位老人一起买菜。下午,一起到社区活动中心打牌、唱歌。晚上,一起到小区楼下散步、聊天,每天过得很充实。

  “放心工作吧,有你许姨陪着,我这边一切都好!”每当孩子打来电话,宋凤莲老人都会这样报平安。

  邻里温情

  在各个社区,尤其是老旧小区里,空巢、独居、高龄老人的比例较高。比如,万柏林区委院宿舍是一个房龄超过35年的老小区,居民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114名,80岁以上老年人有27名。

  在平时,负责这个小区的网格员会定期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及时了解老人的日常所需,为他们解决遇到的难题。如今,除了社区的惦记,还有来自身边老伙伴的关心。一起聊天排解孤独、有困难了相互帮衬……老人和老人之间,共同话题多、交流易沟通,也更容易打开心扉。在你来我往中,他们由生人变成熟人,由熟人变成“家人”,彼此均感受到了别样的体贴和温暖。老人们说:“身边有老友,生活更有滋味了。”

  短评

  邻里关系的升华

  邻里之间本就要互相帮助,让人欣喜的是,不仅有年轻人在关爱老人,“一老帮一老”“60岁帮80岁”的现象也不少见。这是结对,是互助,是帮衬,更是传统邻里关系的一种升华。

  老人多,是老旧小区的普遍现象,其中很多是空巢、独居老人。他们的生活中遇到急事、烦心事,如果仅靠社区去解决,社区难免力不从心。现在,身体健康、年龄稍轻的老人,尽一己之力关心身边的老哥哥、老姐姐,小到生活帮扶,大到生命救护,一举一动传递着浓浓的邻里温情。

  “初老”帮耄耋,夕阳更美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低龄老人逐渐变成高龄老人,再由更“年轻”的老年人来照顾,这是益人益己的良性循环,可以让更多的“高龄老人”开心享受老年生活。我们应弘扬这种美德,让暖意在邻里间流淌。

文旅太原新闻矩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