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专访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馆长王江

中新社专访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馆长王江

发布日期:2025-02-17 来源:太原新闻网 浏览量:849

  1400年前的北齐壁画上,究竟藏着多少独特文化元素?为何要在墓葬原址建设一座博物馆?徐显秀墓壁画为何能成为“镇馆之宝”?其蕴藏着怎样特殊的文化价值?2月15日,中新社以《逾千年北齐壁画藏着多少独特文化元素?》为题,专访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北齐壁画博物馆馆长王江,对此予以解读。

  王江介绍,徐显秀墓壁画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南北朝大型墓葬壁画,其壁画内容构成了完整的北齐达官显贵宴飨、鞍马备车及仪卫仪仗出行图集,且又巧妙分割成多个内容结构空间。墓葬壁画内容完整,色彩艳丽,线条简洁生动,人物更是栩栩如生,展现了当时高超的绘画技艺及艺术境界。其二,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为研究中国北朝晚期以及隋唐时期的葬俗、葬制、墓室壁画的规制和题材等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通过壁画中人物的衣饰、车饰、马具等细节,可以深入了解当时贵族的生活、礼仪制度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同时也为研究北齐时期外来文化的吸收、多元文化的交融提供了直接证据,对了解中国绘画史上北齐时期墓室壁画绘制的技法、绘画艺术水平有着独特意义。

  针对为何要在徐显秀墓葬原址建设一座博物馆,王江解读道,从遗址保护方面来看,在墓葬原址上建设博物馆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文物完整性和出土时的状态,减少文物在搬运过程中可能遭受的人为破坏和意外损失。同时也为出土壁画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保存环境,通过专业的温湿度控制、光照调节和防震设施,可有效防止文物因环境变化而受到损坏。从学术研究方面来说,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能够最大程度保留墓葬信息,结合文物赋存地,能够真实地反映历史信息,还原历史面貌,更好地研究北齐时期的丧葬习俗、社会制度、文化艺术等内容。从遗址展示方面考虑,游客可通过科学保护下的实地参观,直观地感受古代历史的魅力,向公众普及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保护等知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江称,在徐显秀墓的壁画之中,北齐时期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融合的元素丰富且多元,表现在绘画艺术、图饰、人物形象、音乐艺术等多个领域。北齐壁画博物馆探索的一系列保护措施,为壁画保护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数据支撑,不仅为中国其他地区建设原址博物馆提供了可能性,也为世界范围内同类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文旅太原新闻矩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