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书画尽显三晋风流

传世书画尽显三晋风流

发布日期:2023-11-16 来源:太原新闻网 浏览量:1689

清傅山、吴雯和常赞春晋贤三家书画轴(晋祠博物馆藏)
清杨二酉行楷书《晋祠外八景》诗屏(晋祠博物馆藏)
清杨笃篆书四条屏

  金秋送爽,翰墨飘香,绘人间巨卷,书壮美娇娆。为期一个月的“亦儒亦商亦庙堂——晋祠博物馆藏山西书画名家作品展”目前正在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园林中心赵梅生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选取晋祠博物馆收藏的晋籍书画家作品30余幅,其中包括众多文人、商人及官员的代表作品,集中反映了山西书画艺术创作的整体成就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状态。此次展览旨在探寻近现代山西地区在政治、经济制度的变迁与文化发展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呈现出士绅、商贾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境况中多重身份的冲突和融合,促进山西书画艺术的历史文化研究。

  晋贤三家书画轴是本次作品展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书画轴,上面有傅山、吴雯和常赞春三位大家的作品,此三位在山西书画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那么,是什么机缘巧合让他们的手笔同时呈现在一幅作品中?原来是在傅山和吴雯去世百年之后的老乡常赞春,将作品搜集整理到一起。常赞春原本收藏有一张吴雯的书法作品,经人介绍,又得到了一张傅山的画作。傅山和吴雯,两位本来就是山西书画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有“北傅南吴”之称,而且两个人相互交好,常赞春把这幅画作和他以前收藏的吴雯书法作品重新装裱在了一起,也是让两位的友谊以一种新的方式延续。在两张作品后面,常赞春添加了自己的跋语,形成了一个新的立轴。字和画都没有题款,常赞春认为精彩的书迹最可贵。有了先贤的字画集合,常赞春十分满足,认为欣赏两位书画家的作品也是人生的一件乐事。

  《晋祠外八景》诗屏是杨二酉的行书作品。杨二酉曾任贵州道监察御史、台湾学政等职,退仕归里回到老家后,致力于修葺晋祠文物古迹。杨二酉认为,虽晋祠名胜甲三晋,但是没有广为流传,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于是在晋祠内外各看得八个景观,并用诗记录下来,这就是晋祠著名的内外八景。在文昌阁的廊壁上,至今还有墨迹“晋祠内外八景”,与此内容相同,历经200多年,墨迹依然清晰可见。此次展出的《晋祠外八景》,正是杨二酉行楷书之作。

  杨笃,山西乡宁人,是清代有名的方志界名家,其后半生几乎全部倾注于地方志事业。晋祠博物馆收藏的杨笃篆书四条屏展现了这位学者对金石学的浓厚兴趣及精深造诣。古老的文字因岁月流逝造成的斑驳视觉效果被作者用笔墨转译为庄重肃穆、古意盎然的书法作品。其书法创作在三晋地区有承上启下之功绩——上承祁氏二王帖学的流风余韵,下开赵铁山的金石书法风尚,实为山西地区不可忽视的一位书法大家。

  许多经典书法作品其实是记录真实的生活,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记录了文人集会;五代书法家杨凝式的《韭花帖》,是友人送了韭花,杨凝式书写此篇以表达谢意。清杨笃篆书四条屏中的第一条《坛山刻石》,则是记录了周穆王伐犬戎大获全胜的故事。坛山在河北省赞皇县,山壁刻有“吉日癸巳”四个篆字,刻石年代久远,相传为周穆王所书,也称为吉日癸巳刻石。相传周穆王准备攻打犬戎。癸巳那天,周穆王根据敌我双方态势及天时地利条件判断,作战时机已经成熟,准备发起攻击。可是,负责占卜的官员却说,今天是癸巳日,不是吉利的日子,不能出师作战。周穆王对此战早就胸有成竹,遂厉声驳斥道:交兵作战,何言不吉,吉日癸巳!于是出兵打仗,结果大获全胜。时值盛夏,战后,周穆王与众将领在坛山的避暑岩下置酒相庆。酒酣之际,穆王挥剑在岩壁上刻下了“吉日癸巳”四个篆体大字,以纪念这次战役的胜利。

文旅太原新闻矩阵2